新光农业网

养殖蛙-养殖蛙有***吗

  1. 如何养殖青蛙?
  2. 青蛙的养殖方法?

如何养殖青蛙

一、池塘建设

青蛙养殖池塘分为孵化池和养殖池。

1.孵化池的建设

养殖蛙-养殖蛙有寄生虫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蝌蚪孵化数量来设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积要求在1亩以上水体过小,水质不易稳定。

2.养殖池的建设

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

养殖蛙-养殖蛙有寄生虫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养殖场所:青蛙处于野生品种之外,还可以人工养殖,养殖它们时首先要给它们选择合适的场地。若是大面积养殖的话,建议专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让它们生活在其中。若是在家中养殖的话,则可以用水族箱,布置成水陆两用的格局。可以从蝌蚪开始养殖,在将蝌蚪放入之前,需要消毒

2、喂食:给青蛙喂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处于蝌蚪阶段的时候,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所以此时可以在养殖池中注意补充一些有机肥,这样池塘之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就比较丰富了。发育成青蛙之后,它们可以吃的昆虫就比较多了,比如果蝇、黏虫、玉米螟、蟋蟀等种类,另外给它们适当喂一些小鱼、小虾也是可以的。

3、温度光照:在养殖青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控温度和光照。温度不能太低,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会导致它们的体温太低。具体来看,不同品种青蛙的最适宜温度也是不同的,可以具体调节。另外就是光照,不能总是十分阴暗。

养殖蛙-养殖蛙有寄生虫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卫生:养殖青蛙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能让青蛙周围的环境非常脏、非常乱,这样青蛙容易生病。需要注意清洁周围环境之中的杂物和垃圾。另外还要水源问题,也需要保证青蛙有洁净的水源。

1、容器:在家里养殖青蛙,可以用水族箱。

2、食物:需要给青蛙喂活的昆虫才可以。

3、温度:养殖者需要根据青蛙的具体要求来调控温度。

4、光照:青蛙还需要每天晒晒太阳,所以可将水族箱放置在有适当光线照射的地方。

5、卫生:养殖者定期将水族箱清理一下。

6、疾病防治:养殖者还得定期观察青蛙的状态,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青蛙的养殖方法

1、 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大型养殖场的设计 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洁、水温适宜、没有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池的围墙以网类、水泥板、塑胶板或砖砌均可。***墙的基部埋入地下约15-20厘米,墙里面需再用尼龙网围一层,以防青蛙撞伤,同时对外来蛇、鼠也有防御作用。养殖声的上方应用网围起,以防鸟类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3、 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在大养殖池里要建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4、  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的墙壁以水泥板、网类或砖砌均可。高90厘米,设在大池在中央,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种花草或设葡萄架,以遮荫。5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35-40公斤。 沟畦池是以宽8.4米、长10米、高1.1米为一间接的产卵池。池里挖平行沟畦,相间120厘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块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长、宽各70厘米,板上覆盖稻草,使之阴暗凉爽。板缘下方的地面,挖一浅沟,使种蛙进入栖息。中央产卵池及沟畦产卵池均先铺下细目网,产卵后,将网连卵块一起提起,移至孵化池孵化。

1、选择一个合适你青蛙的水族箱,不同种类的青蛙有不同的需要,当它待在水族箱中时,确保你已经作了详细研究与准备。陆生缸,是最简单的饲养青蛙的缸,但是也只是为某种青蛙准备,只适用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种类。水生缸,此类也只适用于纯水生种类青蛙,也是基本的水族箱,只是提供给金鱼使用的缸。一半陆生一半水生缸,这类是最常见使用的缸,一半水,一半陆地干燥空间,大多数青蛙喜欢这种环境。当然还有其它种类的缸,比如树生青蛙用的缸等。

2、选择合适的缸以后,将其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它需要放到一个全天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导致温度升高,过于干燥或者过热。当然,也应该远离厨房的位置,避免烟熏烹饪的气味影响到青蛙。也需要远离空气清新剂,这些成分能够通过青蛙的皮肤被吸收,存在潜在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lighthempoil.com/post/872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