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
二零二一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其实很多生猪养殖户都希望有个好的价格,但现实残酷,但大型猪企也得保持良好正常运转,产能的恢复,国家的扶持,靠前的猪企都等待着价格有所上升,还有很多小型生猪养和很多的散养户都盼望回升,但看目前的市场希望很小。
海南生猪养殖场还有前景吗?
海南生猪养殖前景可观。海南生猪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海南居民的人均猪肉消费量较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海南进行生猪养殖是个不错的行业。
不过成立养殖场需要通过的手续非常多,还要做环评,***现在不会随便批准建设大型养殖场,另外海南的饲料也比较贵,从这些方面来讲在海南成立养殖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未来两年猪肉,生猪与养殖户的前景是怎么样的?
个人觉得,明年下半年生猪养殖形势有可能扭转目前的亏损状态!但是这是在全国猪企和养殖户均压缩产能的前提之下,所以如果普遍认为明年下半年会扭亏为盈而让众多猪企和养猪户以身涉险“赌”一把,并不压减产能反而暗暗增加产能,就会让生猪价格持续在低谷阶段,毕竟现在并没有爆发足以摧毁全国生猪产能的疫情。是否压缩产能全在养殖者的一念之间。
大家都知道,此前生猪经历的2019-2021年的猪肉高企的时长和力度远超过了此前的几个猪高峰!比如每头生猪利润曾高达3000元左右,正是这种远超其他行业的高利润让众多资本趋之若鹜。也就埋下了“塞翁得马,焉之非祸”的悲剧。曾经以为,规模化养殖会让我国猪周期变得不明显,但被现实却打了一个耳光:在2021年2月以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甚至跌到了5元以下,让人情不自禁想起某猪企老总曾发出猪价会跌至5元的预言。不得不说,马克思在一百多年以前说的“若有300%的利润,会让人疯狂”是个透彻人性的判断。既然有疯狂的行为,自然也有惨痛的教训:物极必反,暴涨之后自然会有暴跌!只是承担这种恶果的并非当初的那波受益者,还有很多是企图“火中取栗”的追随者:没赶上挣钱,却赶上了“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盲目地追随那些“吃了螃蟹”的很可能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毕竟市场的“肉”就那么多,怎么可能经得起所有人分食?
话又说回来,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猪价下跌之后,必然会出现一段调整期:也就是淘汰期。不仅仅是缩减养殖规模,也包括淘汰一部分坚持不下去的养猪户。这是自然法则!
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已明确发出警告:如果不缩减生猪产能,猪低谷可能还会持续!这个道理我想养殖户都明白,只是可能有人在赌:想依靠下一波红利期的到来再赚一笔。可是“画饼岂能充饥”?所以只有先缩减一些规模,才可能迎来下一个养猪户的春天!翘首以待吧。
明年上半年生猪是亏损的,下半年不挣不赔,在赢与赔平衡点。2023年应该是下个猪周期的上升期。
生猪养殖是有希望的,只有懂得生猪周期的规律,什么时候挣钱,什么时候赔钱,什么时候多养,什么时候少养。在养猪这个行业挣钱还是比较容易的。
根据去年的生猪养殖市场的紧缺,价格上浮也比较大,给养殖户带来了客观的收入,也带动更多人加入养殖业,但今年大部分养殖户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养殖户越多,生猪市场也就满满饱和了,价格也慢慢恢复正常,甚至有所下调。
目前生猪养殖户还是很被动,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瘟疫的影响,资金的投入,让很多养殖户目前处于两难状态。要说出栏吧,价格太低,多少都不赚钱,你要说继续养着投入太大,后期价格很难预测。
要说前景我觉得任何一个赚钱的行业,都要先知先觉,别人没开始做,你就要开始,抓住机遇,抓住市场,未来两年养猪行业前景应该处于平稳状态,不会有大的波动。一方面猪肉是人类生活必须的肉类食品,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只要养殖户处于正常,未来两年养殖户前景应该没有大的出入。
2020年养猪赚钱了,疫情让猪肉价格翻了好几个个。
从2021年开始,猪肉价个跌回来了,不晓得有多少人赔的。
身边有一个前期亏了50多万,20年一年赚回了200多万,现在还在养猪。也有一个老大娘一人一年赚了十多万的。
未来两年在没有猪疫情的情况下,农产品涨价,二师兄不一定会涨,八戒的前景依然会是低迷,养殖户的前景么,和肉价一个样,等待时机吧。
猪牛羊哪个养殖前景好?
猪、牛、羊的养殖前景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养殖成本等。因此,无法简单地回答哪个养殖前景更好,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养猪业在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产业,猪肉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受到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影响,养猪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猪业有望逐步恢复并保持稳定增长。
养牛业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尤其是高品质牛肉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养牛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同时,养牛业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精力,对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养羊业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羊肉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稳定。
同时,羊皮、羊毛等副产品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养羊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养殖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问题。
综合来看,猪、牛、羊的养殖前景都有一定的潜力,但具体哪个更好还需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在选择养殖项目时,建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等方面来看,猪养殖目前是最有前景的。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市场需求大;其次,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但总体来说较为稳定,有利于风险控制和长期投资;
再者,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可用于有机肥料的制作,既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又可以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相对而言,牛肉和羊肉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小,市场表现不如猪肉,同时养殖成本也较高,难以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你对生猪养殖这个行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大户是看,有转钱多喂-没转钱就少喂,或者是不喂,二,是套国家钱,农户也价格不稳就巧也怕了,连自己吃的去卖,这也是缺口,三,兽医很少,没人治死亡高,也没人学了,回,兽医后人也不接班,比如我是六六年十二月参加兽医,连述二干零三年改本我就私有兽医,到今天看猪看牛,今年七十岁,退修工资只一干五百多元,五十多年兽医,不公平,有八几年加入现在是三干左右,所以后发展问题多多,,,,。
现在猪肉价格不断下降,这也让养殖户有很多担心,会不会出现生猪价格低于养殖成本的情况。那么生猪养殖行业前景将会是什么样呢?下面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生猪养殖将向着规模化发展。
前段时间,生猪养殖企业牧原公布了生猪养殖成本,平均下来一头猪的养殖成本在6快多。
这样的成本是是比较低的,一般养殖户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养殖成本的。也就是说,当生猪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最先支撑不住的就是中,小养殖户。
一场非洲猪瘟让我国的生猪养殖发生了巨变,也可以说是发生了变革。生猪养殖企业的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是成倍的提升。
养殖,育种,屠宰,加工等等这些一系列程序。养殖企业都能够单独完成。这些养殖户都是不能比拟的。
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未来生猪养殖肯定会向着规模化发展。
生猪养殖向着科学化发展。
一场非洲猪瘟,让很多养殖见识了生猪传染病的厉害。
经过了非洲猪瘟,很多养殖户也加强了猪场的管理,特别是卫生管理,慢慢地生猪养殖就开始向着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发展。
比较完善的养殖流程,科学的喂养。这些对生猪养殖都是比较关键的。
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后,养殖户们的养殖已经发生了变化,养殖更加科学化了。
猪价如果持续走低,饲料价钱上扬,会让一部分养殖户赔钱,最终退出,这样,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因为技术有保障,有国家补贴,所以会走下去,从而会赚钱。我认为国家应对小型或个人养殖户适当补贴,不然,会形成恶性循环,老百姓永远吃不到放心肉。
散养与规模化养殖相结合,稳市、稳价、稳消费:
如今养猪前景是一片漆黑,通往前(钱)方的红灯早已闪烁不停。随着饲料和人工成本在不断的上升,加上规模化的养殖场,把散小户型养猪行业挤出了帮衬市场角落的空缺。造成了政策性关闭或转产,才有了今天的“前暴后跌”的市场出现。
如果国家出台养殖补贴和奖励到小型和农户散养政策,否则3一5年后的猪市暴价又会重返舞台。又会给大小养猪人,带来同样暴涨市场中必有勇(夫)猪人。又会迎来二波或三波的快涨与暴跌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导致的需求强力拉动,我国生猪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9年到2020年,在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明显下跌。2021年随着猪瘟的减弱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以及猪肉产量已经基本恢复到了猪瘟之前水平。
在存栏量方面,2021年我国存栏量达到4.49亿头,较2020年增加了0.4亿头,同比增长10.51%。
其中,2021年我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较2020年增加了1022万头,达到4329万头,同比增长30.90%。
2021年,随着全国生猪存栏量特别是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的增长,我国生猪基础产能恢复,生猪的出栏量大幅增长。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20年增加了1.44亿头,达到6.71亿头,同比增长27.3%。
生猪屠宰量创五年内新高
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后,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从不同方面出台了多条硬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在各部门的扶持下,我国猪肉产量急剧增长。
在屠宰量方面,2021年我国生猪屠宰量达到2.6亿头,同比增长62.9%,创下了五年内屠宰量新高。
在猪肉产量方面,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达到5296万吨,同比增长28.8%,已经恢复到非洲猪瘟之前水平。
整体来看,随着非洲猪瘟影响减弱,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力出台。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经营情况已经恢复到了猪瘟之前水平,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以及猪肉产量都快速恢复,生猪业供给情况稳定。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