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养殖水鸭?
1.选择叫声洪亮的雏鸭作种鸭,初期用绿豆混入石膏以及米饭喂养,多多给其饮用红糖水或是葡萄糖水。根据生长情况增设蔽荫棚,加强整体环境的通风。等到成长后可以调整饲料配比,冬季注意保温,日常科学放牧。
2、科学放牧,节省饲料,是饲养秋水鸭调养的中心环节。若要科学放牧应三做到、***牧。
3、三做到是:鸭放前几天要训练鸭群上杆;赶鸭出牧宜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应选择水浅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放牧时间应随鸭龄增长,由近到远,中午要在荫凉处多休息,并随时游泳饮水,做到早出牧晚收牧。
4、***放是:放牧途中不下田,不能走烫路;不到农药污染和不要使鸭子扑翼急行避免鸭群受惊受伤;不逆水放牧,水退放出,水涨赶回;不在烈日下放牧。
1、场地选择。因此首先就要保证养殖场周围有充足干净的水源。可在水库、山塘等周围建立,尽量保证水质流动,可及时更新。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不仅要设立好休息室、运动场,还要保证有育雏室。水鸭育雏以平面育雏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育雏室的面积。育雏室内分为两平米的小隔间,每个隔间可养殖70只雏鸭左右。然后做好保温措施,要经常观察水鸭生长情况,防止出现挤压堆积现象。
2、合理配种。水鸭一般在生长至两个月左右后便可选择种鸭,种鸭公母的比例在一比六左右。饲养种鸭时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增加饲喂量,提高产量。可使用市场上专用的蛋鸭饲料,然后将种鸭放入产蛋区,地面要铺好柔软的垫料,防止种蛋磕破,提高孵化率。当成功孵化后将雏鸭放入育雏室内,要定期更换育雏室的垫料,保证垫料干燥。然后在7天左右后调整好养殖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后可放在一起饲养。
3、日常管理。刚刚也说了,水鸭是非常喜欢水的,尤其是雏鸭,所以一定要做好放水工作。一般在雏鸭生长到一星期左右后,便可进行放水。根据水鸭的年龄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合理调整好放水的频率与时间。在放水后要晾干羽毛才可赶回鸭舍,防止弄湿垫料。在两个月左右后,雏鸭的翅膀已经逐渐成型,逐渐学会了飞行。这个时候要注意检查鸭舍周围的拦网是否完整,防止飞走,高度控制在两米左右,便于管理及捕捉。
4、疾病防治。水鸭的常见疾病有疫病、曲霉病等。疾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不可在鸭舍中与其它家禽混养。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水鸭食用中毒。可在饲料中加入金银花等药材提高野鸭的抗病能力。然后要注意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提高舍内的通透性。根据流程做好免疫疫苗工作,做好各种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发生异常情况后,及时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养殖水鸭需要建立合适的鸭舍,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注重防疫措施,保证水质和水温的稳定。此外,水鸭的养殖还需要注重饲料和水源的质量,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疫病发生。
养殖水鸭需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棚,这样更方便放养。根据鸭子年龄和场地大小决定放养数量,可以划分多个区域,以防其踩塌。
平时要喂养蔬菜、红薯、玉米粉灯精饲料,控制投喂量,另外,定期要注射疫苗。
养野鸭最好的方法?
1、营造适宜的野生环境
建造野鸭场舍,必须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活动场地应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动场上可栽些树木、草丛,在池塘中培植些藻类,营造一个适宜的野生环境。
如果***用养放结合的饲养方法,饲养场地必须选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
天网高距水面2米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飞逃。天网与围网孔眼3公分×3公分,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
野鸭饲养新方法
2、满足野生食性需要
雏野鸭开食时,须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鱼粉,几天后可饲喂配合饲料,同时加入适量青绿饲料和小鱼虾、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
饲喂1个月后,要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降到10%,适当减少鱼粉、豆饼的比例,逐渐增加粗饲料,比例可达20%.同时,每天喂足100克菜叶、苜蓿等青绿饲料,促使野鸭生长骨架,推迟发育。
两个月后,须减少粗饲料,将蛋白质饲料提高到18%.并继续增加青绿饲料。
3、加强驯化管理
对1~30日龄的雏鸭要严格控温,1~3日龄27℃~29℃。4~6日龄25℃~26℃。7~10日龄24℃~25℃。11日龄以后17℃~19℃。
同时,地面要铺松软稻草,并隔栏喂养。雏鸭有堆睡习性,须日夜值班,防止压死、闷死。开食时,要先饮水,保证足够的饮水。每天饮水5~7次。
4、驯化管理成鸭
于31~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为10~15只,50天后开始学飞,需严格防逃。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动场地和野性栖息物。60~70日龄,要防止野鸭吵棚。
野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野性发作,激发飞翔。这时,鸭群表现骚动不安,***食锐减,体重下降,须限制饲喂,增加粗饲料比重,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忌穿鲜亮衣服。
同时,要避免外人进入鸭舍惊扰群鸭。驯化半个月后,均会转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