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开始循环水养殖?
成功的养殖我想有几个标准,平稳的启动,稳定的产出,持续的盈利。换个说法就是,前期投资不犯大错,中间生产没有失误,产出可以售出转化成利润。这三者的比重大概在4:3:3。中间生产涉及到生产***的制定,流程的管理,后期盈利则是水产品的营销以及产业链的整合。我在这里只谈第一部分,也即题目所说,如何正确的开始循环水养殖。
所谓万事开头难。水产养殖比较特殊,不同于鸡舍猪舍,墙倒了可以砌,漏风了可以补,断了电也不至于憋死。而鱼虾天生离不开水,水温波动还有溶氧不足都是致命的。因此倘若前期的设计施工没有做好,对后面生产是后患无穷,即便改动也将付出较之前期几倍的代价。
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养殖,启动策略应该是不同的。启动资金50万和500万和5000万的项目,根本不是一个玩法。在山东搞循环水养殖和在广东又不一样。养鱼还是养虾,鲆鲽类还是游泳性,系统的设计和最佳尺寸一定不同。启动规模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为。
50万的老板可能只想安安稳稳养点鱼赚点钱,那你就做一套100~200立方的小系统,稳妥,资金压力也不大。钱赚多了再考虑上规模。
500万的老板我建议你先上一套标准系统(500~1000m3),一方面这是最佳的投入产出的单位规模,可以先熟悉循环水养殖,培训员工,另一方面运转资金留有余地,即使碰到问题需要额外资金救急也不会捉襟见肘。待一套系统稳定时再上第二套,往往系统也会改进,有些花费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减免。整个管理操作也磨合的比较好了。
5000万的大老板,哎,你还来这里凑什么热闹呢,当然是走园区性质的喽,种苗、养成、加工***,市场缓冲能力强。产品生产高标准,走欧盟认证、日韩认证园区就好了,到时候产品可内销,可出口,进可攻退可守。
循环水养殖为什么鱼长的慢?
水体太瘦,藻类太少的塘,氧气常年偏低,池塘底部环境太差,导致整个池塘中下层氧气长期不足,导致鱼吃食差、对饵料的吸收利用率太低。
投喂的饵料营养不够或者不平衡,鱼的吸收转化率偏低;投喂的时候注意天气水质的变化,投喂时间太短,吃食严重不均匀,投喂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生长。
循环水养殖怎样培养生化细菌?
1、用以前鱼缸中旧的生化棉、过滤棉等放入事先消毒好的鱼缸,旧的过滤材料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生化细菌,只需调整鱼缸环境就能大量繁殖;
将本身带有生化细菌的过滤材料放入鱼缸,能够很快培养和繁殖大量硝化细菌,但应注意原鱼缸中没有生病的鱼群,不会将有害细菌带入新鱼缸中。如没有旧的硝化细菌群,可以直接购买液体或干粉的生化细菌进行培育。
2、鱼缸除氯、避光和增氧,并使用恒温棒,将水温控制在25℃最佳;
鱼缸应达到适宜生化细菌生存的环境,鱼缸中的水需要先除氯,可以用鱼乐宝的药物,另外应避免紫外线灯照射,防止其杀菌,增氧则能促进硝化细菌活跃和繁殖。水温宜控制在23℃~28℃之间,可以使用恒温棒将其设定在25℃最佳。
3、放入“菌粮”持续养菌,可以用原味的酸奶或直接购买活菌菌粮。
生化化细菌培养好后还需要适当投入“菌粮”用来养菌,不建议用“闯缸鱼”的做法,这是为了防止其他鱼群可能本身带有一些细菌和疾病,容易让鱼***叉感染。用活的原味益生菌酸奶或者是购买的专业菌粮会比较安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建设成本?
成本大概20万元左右,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不便的主题,要做到清洁、安全、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目前工厂化养鱼收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学者的关注,随着世界不断城镇化、工业化、土地***不断减少、水***日益短缺等,工厂化养鱼这种环保无害的方式必然是未来养殖的一种发展趋势,利润大概百万元以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建设成本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硬件设备是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沙滤器、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增氧锥、生物滤器等。据一些资料显示,1个标准车间(可能包括多个养殖池和相应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的建设投入约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占1600万元。
其次,水电费也是不可忽视的支出。车间正常运作全年耗电量约为50万度,用水量约为12吨(换水3%/天),农业用电按每度0.6元计算,每年电费约为30万元。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还包括机械、生物化学、管道、土建、保温、电控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成本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最后,建设成本还会受到养殖品种、养殖产量预期、当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海水养殖系统可能需要添加蛋白质分离器,而水质较好的地方在水处理建设上可能会节省一些成本。
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建设成本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需求或条件,我可以帮助你进行更详细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