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农业网

土元的养殖方法,土元的养殖方法及效益

  1. 养土元房怎么做保温?
  2. 土鳖子如何养殖?
  3. 土元好养吗?有没有养殖前景?

养土元房怎么做保温?

饲养土元关键就是要掌握好温度湿度,温度必须达到28度,湿度20-30%。我们讲的温度是指饲养土里面的温度28度,不能室内温度。

保持这样的温度就需要做好保温,饲养间的保温是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土元的正常生长

温度低了土元会吃食量减少,不容易长大,体质弱的还会死亡。

土元的养殖方法,土元的养殖方法及效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温度是饲养土元的关键,千万不能低哦。

:调节温湿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加温:当饲养环境中达不到所需温度时,可用火炉等增高室内温度,增加坑、池的局部温度。(2)降温:夏季坑、池中的温度如超出了地鳖虫的适宜温度,可***用室内地面洒水,加强室内及坑、池中通风,安装抽、排风扇,或在坑、池中增加水盆、冰盘。气温持续偏高,发现有死虫现象时,应及时过筛,将老龄若虫或部分成虫筛出,经处理后作为药用,以降低坑、池中的虫口密度,并减少投食量。

土鳖子如何养殖

1、盆养  可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在15厘米以上,直径45厘米以上,内置饲养土便可直接养殖。种卵也可***用盆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可按大小分盆饲养。盆养适合小规模养殖,投资少,操作方便,移动灵活。缺点是温湿度难控制,产出效益低。  2、缸养  缸养一般适用于不加温或稍加温的养殖形式,选用内壁光滑的瓦盆、缸盆,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春秋季节温度在0-20度时可稍加温缩短土鳖虫的冬眠期。优点是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土鳖生长得好、寿命长、产出质量好。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低,易受鼠害。  3、池养  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池养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成方形的高40-45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子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四周内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粘上6-8厘米宽的玻璃条(没有玻璃条可用厚薄膜代替),以防土鳖翻跑。可加温养殖,门窗及四周墙壁要封闭性能良好,以防鼠害、蚁害。优点是:虫子生长良好,管理方便,投资少。缺点是周期长,单位面积利用率低。  4、立体池养  我们倡导的是较先进的温室立体化养殖模式。其优点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产出快,效益高。但投资大,建100平方米的立体饲养池约需资金5000元左右养殖户要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养殖形式。  人工养殖土鳖虫的过程中,加温养殖可缩短土鳖虫的生长周期三分之二。虽然加温提高部分养殖成本,但比起所产生的效益便显得微不足道。立体池养更需要加温,由于立体养殖土鳖虫入土不深,在寒冷的冬腊月土鳖虫经受不住四周架空的寒冷而出现死亡。立体池养的具体要求与做法是:  一、房屋。建立体饲养池的房子要不漏雨,四周墙体完好,平顶、尖顶都行。如地势较低,可环房外挖水沟排水。房屋高度一般在2.6米以上,宽度3.6米左右,长度8——12米为佳。原来门窗不在走道正中的应设法改在正中,宽度不超过1米,窗高不超过1.5米,门高不超过2米。  二、墙体。泥砖、红砖、水泥砖墙均可,但应单面用水泥砂浆粉刷。在房屋的两头留下门窗后用立砖砌两个隔层墙,墙间间隙5——10厘米。砌隔层墙时,每隔一段距离砌顶砖顶住原来的老墙,以防隔墙倒塌。也有的只砌一个隔层墙,空层中放入珍珠岩。这样状态下的土鳖虫房冬暖夏凉,常年状态如地下室,能保证土鳖一年四季正常生长。  三、池体。在砌好隔层墙后,根据房屋内所剩面积留出走道

土元的养殖方法,土元的养殖方法及效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土元好养吗?有没有养殖前景

土元好养,可以说超好养。改革开放初期,行业百花齐放,广告上吹嘘饲养土元赚大钱,加上一句“供不应求”,把我哥哥乐的死神魂颠倒,马上在靠墙边挖坑做饲养池,材料非常简单,坑里布置一定厚度的松土即可。然后马不停蹄的买回土元种,放进坑里投以糠麸和瓜果蔬菜之类,土元食用活跃繁殖极快。两三个月就出售见了成效,这把我哥乐开了花,马上把出售得来的钱全部投资扩大饲养。眼见土元一天天繁殖壮大,可后来一直没有销路发财梦破灭。

饲养的大批土元成了累赘,有一天下暴雨,从瓦盖上漏下来的雨水把饲养池变成了水池,反正那东西没人要,无心抢救。后来发现积水消失了的饲养池里所有的土元还建在活跃,没料到那东西适应力那么强,结果是动手人工销毁的。

我认为即使现在养土元也没有太好的前景,主要是中医药对它的需求量不大。

土元的养殖方法,土元的养殖方法及效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lighthempoil.com/post/305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