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种植佛手?
佛手的果实有一种清新芳香的味道,这种香味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还有消除异味,净化空气的作用。还有佛手还是一味中药材的,可以健胃理气。那具有这样多功能的佛手如何种植呢?又如何管理呢?下面容姐就来为你仔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到你。
佛手如何种植?
扦插。佛手可以选择扦插的,可以在早春佛手萌芽以前进行。选择健壮的1~2年生的枝条,然后利用中段剪成10-20的小段作为插穗,然后插在沙土中,浇透水后,敷上塑料膜,放在半阴处,在25℃左右的温度里,一个月左右就会发芽的。
嫁接。在我们这里,佛手是靠嫁接的。用的是香橼作为母本,然后在上面嫁接佛手而来的。我家的那棵佛手就是这样嫁接来的。
如何管理佛手?
选择土壤。选择肥沃的、含有腐殖质的排水顺畅的土壤,来种植。
施肥。3~5月,浇稀薄的饼肥水,6~8月浇浓度稍微高一些的矾肥水,7~9月是开花期,就不要再施氮肥了,否则会掉花不长瓜的。
浇水。佛手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却害怕浇水太多,因为浇水太多就会出现疯长的情况,这样会浪费肥力。
佛手喜欢光照,但是却也害怕强光的照射,因为太强的阳光会伤到浅部的根的。
结束语
种植佛手不仅可以直接扦插,而且还可以嫁接。后期管理注意光照、浇水、施肥几个方面的管理,就可以吃到清香可口的佛手瓜了。
佛手别称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佛手不耐寒,较耐阴,过强光照会造成日灼或伤害浅根群。其生长适温为10~3l℃,0℃以下需移入大棚越冬,43℃下仍能正常生长。在广东、广西可露地种植。佛手对土质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透气、渗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黄红砂土次之。苗木新梢转绿后四季均可种植,最佳植期为1~5月和8~9月。
佛手扦插、嫁接、高压繁殖均可。苗木新梢转绿后四季均可种植,最佳植期为2~4月和8~10月。 定植时对苗木修剪伤根,剪去过长主根和幼嫩的枝梢。植后淋足定根水或薄淋海精灵生物***剂,并做好树盘覆盖,防旱保湿工作,确保植株成活。
佛手在未进入结果期前应施好攻梢肥,即在春梢、夏梢、秋梢萌发前10天各施肥1次,一般每株用尿素约30克、过磷酸钙500克与鸡粪5公斤拌匀后,结合中耕除草,开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施下,然后覆土盖严,促使幼树早日形成丰产树冠。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稍过生长,摘果后适当培土保护树盘,可恢复树势、增加养分积累,为第二年多结果打下物质基础.在结果期间喷施叶面肥和多效唑,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果重.刚出棚的幼苗施肥量要减半,待其生长稳定后再适当加大施肥量。
小苗定植或换盆时短截主干,多留侧枝,以仰制主干向上生长。对幼树或更新树的壮旺枝要进行扭枝、牵枝整形,用绳将枝条向四周拉开伸展,使结果枝分布均匀。另外要做好抹芽工作,把没有花蕾的芽全部抹去。在花果期间应适当疏花疏果,以提高商品果率。
佛手主要病虫害有潜叶蛾、红蜘蛛、锈壁虱、蚧壳虫、炭疽病等。病虫为害与周围的环境、生理状况等密切相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预防技术能大大提高预防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