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农业网

养殖蚯蚓技术-养殖蚯蚓技术与方法

  1.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

蚯蚓养殖技术方法

把它切成段,每段就会长出头、长出尾了。取一个容器,放进3/4的肥土,洒水把土壤浇湿,再放几片菜叶,然后放进几条蚯蚓,盖上一块湿布,使土壤保持湿润。这样就可以饲养蚯蚓了。 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室外饲养具体方法: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用铁铲挖一个宽约1米、深约25厘米、长度适当的浅坑,坑底要平坦。挖好后,坑底和四壁砌上砖块,以防蚯蚓外逃。然后铺上饲料约5厘米,即可放入蚯蚓。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养殖蚯蚓技术-养殖蚯蚓技术与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养殖容器最好选择木箱,底部要有一个小洞,能让箱子中的水分往外流

营养土***用腐烂熟透的牛粪,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食物五花八门,可用做饭中的废弃油以及苹果皮、胡萝卜皮等。各个人喂食的方法都不同,这个按照自己

养殖蚯蚓技术-养殖蚯蚓技术与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不要在野地里随便挖一条蚯蚓就养了。

蚯蚓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喜静怕光,白天柄息在潮湿、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10-12厘米,夜晚出来滑动觅食。

蚯蚓对周围环境条件十分敏感,适于生活在温度15-25℃,含水量为阳间持水量的60-70%,ph6.5-7.5的土壤中。条件不适时,会爬出逃走。

养殖蚯蚓技术-养殖蚯蚓技术与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蚯蚓的寿命为1-8年,为雌雄同体,异体空配,一般4-6月龄性成熟,一年可产卵3-4次。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烂的落叶、枯草、作物秸秆、畜粪等都是其饲料,尤喜食腐熟发酵料。人工养殖蚯蚓以粪料占60%,草料占40%左右的混合饲料为最好。

粪料主要是牛粪、马粪、猪粪、羊粪、鸡粪、人粪、污泥及腐烂的水果蔬菜等,草料主要是植物秸秆、茎叶,杂革,垃圾等,其中又以牛粪和稻草效果最佳,猪粪次之。

用粪料和垃圾作饲料,必须预先充分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看去呈咖啡色。在配制发酵料时,鸡粪比f一般不要超过20%,草料要切碎。蚯蚓喜潮,所以饲料的含水量一般可控制在37-40%左右,即用手抓一把饲料挤捏,指缝间有水即可。

一、养殖容器

1、一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容器或者养殖场所,若为家庭养殖一般可以用水缸或者水盆来养殖蚯蚓,也可以在空地上挖出地穴进行养殖。

2、如果是工业化养殖的话,一般会在产房中摆放合适的容器进行规模化养殖。

二、配制基质

1、先准备腐殖土、淤泥、动物粪便等物质,经过腐化熟化的工序之后再用来养殖蚯蚓。

2、需注意,配制出合适的基质通常利于蚯蚓的生长,因为蚯蚓与普通的黄粉虫类的蠕虫不一样,它所居住的基质基本就是它的饵料,它主要以泥土中的腐殖物质为生。

三、投放蚯蚓

1、首先把基质放进容器里,随后再放入用作种虫的蚯蚓并盖上一层报纸(作遮光用)。

2、待蚯蚓全部钻入泥土中之后,就可以撤掉报纸并盖上一层稻草,其目的在于保持基质的湿润以及遮挡光线。

四、日常管理

1、因为蚯蚓属于一种生活在黑暗中的生物,因此在养护它的时候需要把养殖容器放在阴暗处进行养护,避免强烈的光线,土温一般不能够高于30℃。

2、当蚯蚓将食物吃完之后,需要及时补充食物,确保它有足够的营养可以生长,一般可以用菜叶、苹果核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来饲喂蚯蚓。

3、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避免蚯蚓因为粪便的堆积量过多而染上病害。

4、同时要控制好土壤的湿度,如果土壤太干的话,一般不利于蚯蚓的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lighthempoil.com/post/1121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